坚决反对高考英语考试2次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外语仍与语文、数学一样全国统考,分值不变,但增加了一次考试机会。
外语,大多指的是英语。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学英语是负担!
按照目前公布的意见实施,不仅没有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负担。 为什么?
就目前来讲,甚至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的时间范围内,中国高考是选拔式考试,是竞争式考试。一分压万人。如果英语一次没有考好,或者没有达到考生、家长、老师、学校理想的分数,势必再考。要再考,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英语时间会更长,考试部门考试负担会更重。至于是否会干扰其他学科,拭目以待吧。
英语要考2次,语文没有这样的机会,数学没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独独英语有这样的机会?
当北京中考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拟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比重,英语满分从150分拟降至100分。欢呼雀跃者众!可现在。。。。。。
看【解读】就明白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曾参与过上海一家外国语杂志组织的专题讨论,他们曾在两个月前撰写反对降低高考英语比重的报告,交给相关部门。
上述参与此轮改革制度设计的核心专家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提倡将英语按照等级进行评价、计分,但“讨论中阻力很大”,最终还是规定按照分值计算,且分值不变。
“这次改革对高考英语没有太大冲击。”文秋芳认为,首先,外语分值不变;其次,增加一次考试机会也并非不可能,像托福、雅思(微博)
一年都组织多次考试,但需要确保两次考试难度相近。而先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也是基于改革要谨慎前行的考虑。
托福、雅思说什么考试?国家组织必考的吗?学生必学的吗?
外语教学利益链条延展扩大,促使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活动,再加上惯性使然。
使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的扩大,几十年的英语学习经验的积累,中国终于可以向英语学习说不。
学英语,是学一种语言,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在中国,学英语被异化了,学生花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学英语,大多数人学的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英语被推崇到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到可以忽略母语的地步了。大量的英语文化渗透 使中国人丢失了自己的根脉。如节日西化,中国自己传统的节日被西方的节日覆盖;如西方的快餐厅,定性为垃圾食品,而就餐者云集。还有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中国人如果还继续全民学英语,大量的人才因花费太多时间学习英语而被埋没,在国际竞争中,在可见的未来里就已经输了。
现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中国政府代表中国不能支起脊梁,不能向英语学习说不,究其实质,是向真正的改革低头了!
可以这样说,英语没有在10年之内实现社会化考试,就意味着中国考试改革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