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化焦虑为动力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彭 丹) 转眼就快期末考了,这不仅是初三生面临的一次大考,更是对第一学期学习成绩的检验。临考前不少初三生都会感到紧张焦虑,相关老师表示,初三生考前焦虑很正常,但要学会化焦虑为动力。
初三生王可近来情绪烦躁,复习时拿起书却学不进去,放下书又不放心,怎么做都觉得心里不踏实,晚上睡不着觉。期中考试时,王可就没有发挥好,期末考试他更担心考不出理想成绩。“如果期末考试排名还不高,我都没有信心报考高中了。”
北京陈经纶中学心理老师闵敏表示,王可的情况属于考前焦虑,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临近考试,不少初三生像王可这样吃不好睡不好,还容易和父母或同学为小事冲突。有的考生还引起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头疼、拉肚子等症状,可到医院又查不出问题。
进入初三以来,考生的压力增大,如果不正确调节心态,很容易影响学习。如果过于紧张,还容易在考场发挥失常,影响考试成绩。考前感觉焦虑的考生要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了解别人的想法,认识到考前感到紧张的不只是自己,别的同学也一样。初三生还可以分析一下期中考试试卷,看看原来不会的知识点是否已经弥补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感到过度焦虑时,可通过听音乐、与人交流等形式缓解情绪。
闵敏介绍,心理学中的叶克斯-多得森法则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效率都很低,中等焦虑时效率最高。所以考前适度焦虑情绪带来的紧张能使人更加兴奋,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考生要正视适度的考前焦虑,认识到这对自己并没有坏处,并学会将这种焦虑转化为学习的动力。